澎湖縣縣定古蹟「漁翁島稅關監視署」
澎湖 Penghu
2021
- program
- 細部規劃設計計畫(含因應計畫)
- address
- 881 澎湖縣西嶼鄉外垵
漁翁島稅關監視署(應為1902之後),2015年公告指定為縣定古蹟。
歷史脈絡
明治年間,澎湖僅設置媽宮稅關出張所,原屬安平稅關管轄,後改為高雄稅關。由於往來大陸與臺灣的貿易商船在外垵與將軍的運行狀況,在媽宮不易有效掌握,基於地理條件考量,而有「漁翁島稅關監視署」的設置動機。顯示清代以前的稅關制度較無完整的地理優勢考量,日治時期在漁翁島(外垵)建置這所監視署提升殖民政府在澎湖海域地區掌控稅務效率。明治31年(1898),澎湖本島和漁翁島間架設水底電路纜線,顯示當時已有電訊聯繫的基礎設施。
漁翁島稅關監視署建置據點選擇,乃考量日治時期以前,與將軍灣處於大陸福建與臺灣本島往來商業船運課徵稅收的所在,結合馬公港邊的馬公支關共同見證兩岸商業貿易稅收制度的歷史發展,可說是台灣海關史之縮影,相當具歷史意義。
漁翁島稅關監視署位在西嶼鄉的外垵村,即過去的外垵社。外垵廟溫王宮主任委員的韋慶陽受訪時表示:「曾聞耆老提到過去在臺灣及大陸商船往來的那個時代,有來自大陸具有風水堪與能力的船商認為外垵村具有所謂的「簸箕穴」,居於此地者多為富貴。不過,村內的民居多落在簸箕前緣臨港一袋,恐是財富來得快,去得也快。」
明治33 年(1900)總督府頒令增設漁翁島稅關監視署,但一直到明治35 年(1902)才有人員進駐的紀錄,顯示這段時間應該是這棟建築的興建期程。針對這一點,韋慶陽表示這棟稅關監視署的興建過程,因其選址的建築位置正對溫王府的正後方,而此地(本案基地所處的坡地)正是外垵村廟的風水靠山,當時的工程受到層層阻礙。韋慶陽透過地方耆老的口述訪談,回憶提及:「日人在村內招集工匠參與工程,但凡進入工地者,總有犯病,無法正常施工。而後,便有溫王宮主神阻檔施工的傳言。日人見外垵村內參與工程者一直無法達成任務,轉向內垵村調動工匠,終於完成這棟監視署建築工程。」
這棟古蹟坐西北向東南,基地佔地720.27 平方公尺,建築外觀形式表現出應對基地環境地貌條件,以及兼顧掌握海上船隻作業監視任務之設計考量。建築本體為一層樓紅磚造建築,入口設雨庇,旁邊再建瞭望塔樓,塔頂可見ART DECO(裝飾藝術風格)的裝飾表現這棟建築位處在具有坡地之地勢條件的基地,基地南側有一階梯,兩側立門柱,直通下方港口。塔樓、建物入口及基地入口三者之間的配置關係,可以見到塔樓與基地入口階梯相對,研究認為這在設計上是呼應地勢特徵的一種表現。﹝以上摘要截取來源:澎湖縣定古蹟漁翁島稅關監視署調查研究暨修復計畫案P33~35﹞
大正10年(1921) 外垵村落建築分佈
底圖來源:臺灣百年歷史地圖典藏系統的日治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
昭和6年建物外觀 (圖片來源:澎湖知識平台網站)
現況照片
建築形式
雖然調查研究階段沒有找到日治時期的建築圖面,但經調研查找之,及亦比對同時期、同類型的建築案例進行推敲,磚造建築部分幾乎可恢復回最原始的風貌。缺乏小細節留待本案修復設計階段續補充調查。
漁翁島監視屬的建築外觀形式方面,屋頂為寄棟形式,屋面鋪設洋瓦(水泥瓦),屋脊尾端設鬼瓦。外牆自基礎至簷口高近4 公尺,四周外牆開窗,窗戶形式皆為上下拉窗。對照昭和6年(1931)至昭和7年(1932)之間的建築外觀以及現在的建築狀況,可以知道入口原來的雨庇改為較大的雨遮,建築物與塔樓的窗戶開口砌花磚。基本上這棟建築因為被賦予的機能以監視海面作業船隻,徵收必要的船舶作業稅賦為主,外觀要以塔樓為最明顯的特徵。
再比較馬公支關建築,可以發現兩棟建築形式其實接近,主要是因為馬公支關最早的任務定位也是屬於監視署,因此也設置塔樓,用以監視港邊及海面動態。又與兩處監視署的上級單位,高雄稅關之本關建築比較時,三棟建築物同樣有位處在港邊,也有監視港區的作業必要,因此也是設置塔樓。﹝以上摘要截取來源:澎湖縣定古蹟漁翁島稅關監視署調查研究暨修復計畫案P40﹞
有形、無形空間場域價值之分析
關於「縣定古蹟漁翁島稅關監視署」空間場域,從有、無形文化資產價值之兩個面向來進行評估如下:
一、歷史的無形空間認知
(一) 這棟稅關監視署建置據點選擇乃考量日治時期以前,本案基地與將軍灣便處於大陸福建與臺灣本島往來商業船運課徵稅收的所在,結合馬公港邊的馬公支關共同見證兩岸商業貿易稅收制度的歷史發展。
(二) 明治年間,澎湖僅設置媽宮稅關出張所,原屬安平稅關管轄,後改為高雄稅關。由於往來大陸與臺灣的貿易商船在外垵與將軍的運行狀況,在媽宮不易有效掌握,基於地理條件考量,而有外垵(漁翁島)稅關監視署的設置動機。顯示清代以前的稅關制度較無完整的地理優勢考量,日治時期在外垵建置這所監視署提升殖民政府在澎湖海域地區掌控稅務效率。
二、有形的歷史空間場域
清水磚承重牆體與木作屋架之建築構造在日治時期,尤其是大正年後的公共建築屬於常見的建築型態。本案在材料的運用呼應當時構造發展之時代性,包括:
(一) 雖然當時在澎湖已有屋瓦工廠設在馬公市街的中村瓦作廠,但據研究調查,監視署的屋瓦屬於內垵廠商製作。顯示當時屋頂材料已經有地域性的發展。不過,木材部分基於地理環境與市場條件,仍屬於高雄方面的代理商自嘉義的原料工廠出產材料,運至澎湖。
(二)磚牆的水泥砂漿在實驗分析下,證實未含有硓咕石成分,顯示當時總督府技師在水泥砂漿實驗方面尚未展開全面的運用。
現況與損壞
目前已廢棄的稅關監視署,古蹟本體背面及側面皆遭使用者增建,譯音年久失修無人使用,因此逐步走向頹敗之路,屋頂因地震或風災損壞後漏水,也造成屋架及室內木料毀損。牆面也因地震造成結構性裂縫,部分磚面亦已風化。亟需盡速進行修復工作。
修復與再利用配置模擬照片
再利用全區配置
再利用計畫
漁翁島稅關監視署過去因機能需求地理位置上為漁翁島可眺望整個港區的地點,並處環狀線道中心位置,北邊距離外垵國小僅5分鐘路程,南邊即為當地居民信仰中心溫王宮,除了溫王宮以外,周邊鄰近,缺少可讓觀光客與當地人交流之空間,以及社區居民使用的公共空間。
綜合上述條件,將本案再利用方向定位為社區共學基地,除了提供小學辦理鄉土教育等課程來認識故鄉、親近土地,並可提供社區協會使用,辦理社區研習課程。外來遊客部分,來此可透過展覽了解監視署的歷史沿革與外垵漁港地方特色,並提供手作藝品、飲料販賣空間,另結合室外空間(觀海座位區),讓漁翁島稅關監視署扮演連結起居民與外來遊客交流的共學基地。
本案全區再利用配置依據原全區配置進行空間類型及室內空間調整,為使古蹟本體背立面復原,因此將其附著之增建物拆除,同時於後方較隱蔽處增設販賣部及公共廁所(空間2、3),以維持其原有之空間量並能兼顧古蹟本體之歷史風貌,另將東側基地規劃為教學菜園(空間5),提供鄰近國小教學使用。由於現況園區入口植栽過於茂盛導致路徑受到遮擋,將原先入口處種植兩棵血桐移植除,新種植白水木及紅花玉芙蓉,結合飲食座位區(空間4),塑造具有綠意的休憩空間。
本案再利用配置將古蹟本體作為管理空間、教室空間及展覽使用,室內床組範圍可做為學生課程使用的教學空間(空間2、3),並輔以解說展板,增加遊客對於本案關稅監視署歷史及外垵漁港的了解及趣味性,入口規劃為服務櫃台及歷史展示區,提供導覽、監視塔預約及旅遊諮詢(空間1),同時為方便管理,將原先台所及便所區域規劃僅工作人員使用(空間4、5),後方增設小型賣店及公共廁所(空間7、8),提供遊客購買飲品、手工藝品,以增加營收,利於古蹟本體後續之管理維護經費。
新舊建築間之關係
再利用空間配置
本案再利用配置將古蹟本體作為管理空間、教室空間及展覽使用,室內床組範圍可做為學生課程使用的教學空間(空間2、3),並輔以解說展板,增加遊客對於本案關稅監視署歷史及外垵漁港的了解及趣味性,入口規劃為服務櫃台及歷史展示區,提供導覽、監視塔預約及旅遊諮詢(空間1),同時為方便管理,將原先台所及便所區域規劃僅工作人員使用(空間4、5)。
而原本遭使用者增建遮蔽古蹟背立面之部分則拆除後於後方增設為小型賣店及公共廁所(空間7、8),提供遊客購買飲品、手工藝品,以增加營收,利於古蹟本體後續之管理維護經費,而該空間則藉著後方咾咕石駁坎作為賣店室內牆面,並局部採用透光屋頂,讓空間就在地素材形成有趣的空間氛圍。